金年会

歡迎訪問金年会官方網站!
他山之石
當前位置: 首頁 >> 正文

以教育評價改革為牽引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2021年03月11日 10:42  點擊:[]

       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有什麼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麼樣的辦學導向。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時強調,要圍繞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以教育評價改革為牽引,統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體現了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為在教育改革中充分發揮教育評價的指揮棒作用指明了努力方向。
       教育評價改革要以服務高質量發展為自覺。“十四五”規劃明确提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體系的最新要求,是針對我國教育發展基礎、所處階段和使命擔當做出的科學判斷,是教育發展的時代新主題和新目标。伴随新時代人民群衆對美好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長、科技創新與産業轉型要求教育更好支撐經濟社會發展愈顯迫切,我國教育已由普及、規模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立足于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把高質量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高質量作為檢驗标準,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成教育強國。這要求教育評價改革在認識上提高政治站位,增強思想自覺,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确保教育正确發展方向,驅動教育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教育評價改革要以增強牽引功能為着力點。發揮教育評價指揮棒作用,核心是着力增強牽引功能。牽引功能從哪裡來?由于深化教育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評價牽引要以寬闊視野、未來眼光、系統思路,既推進學校評價、教師評價、學生評價,又推進黨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評價、用人單位評價,隻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釋放評價改革價值,破除“五唯”頑瘴痼疾,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創造大空間。牽引的着力點是什麼?學校、教師、學生層面評價改革,要着力引導各學段育人方式更加符合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引導各級各類學校辦學模式創新朝着優質特色多樣方向發展,促進中小學生家庭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五項管理改革,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各級黨委和政府層面教育評價改革,要着力樹立科學的教育發展理念和正确政績觀,切實糾正片面追求升學率傾向,把科學履職情況納入績效考核範圍,重點評價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增強職業技術教育适應性、優化學科專業結構、提高人民群衆教育滿意度等情況。用人單位層面評價改革,要着力推進社會樹立正确用人導向,克服短視行為、功利化傾向,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帶頭扭轉“唯名校”“唯學曆”用人導向,建立素養為導向、崗位需求為目标的人才使用機制,共同營造教育發展良好環境。
       教育評價改革要以統籌推進力度為關鍵衡量。各部門各地區抓好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落實落地,總體目标指向于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時代特征、彰顯中國特色、體現世界水平的教育評價體系。教育評價體系既是高質量教育體系的組成部分,又是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的驅動。教育評價改革能否有力促進教育各領域、各環節、各要素深化改革是衡量改革成效的重要标準。為此,既要緊扣系統性,對照教育評價體系構建的完備性、針對性和銜接性,重分類而不是傳統的分層,看不同主體、學段、類型教育的分類推進水平;又要體現中國特色和世界水平,立足國情、基于中國人心理和思維,看我國教育評價制度優勢的發揮,看參與教育評價國際合作的深度、中國理念的彰顯、中國方案的貢獻。
       同時,根據綜合改革深化要求,看教育評價改革與其它方面改革的統籌程度。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無論是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還是增強教育服務創新發展能力以及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等,都亟待教育評價改革的匹配支撐,打好教育評價改革“龍頭之戰”。隻有系統性完善教育評價标準、創新“五育”并舉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推進基于大數據分析的評價、健全綜合評價,才能更好服務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李偉濤)

關閉

金年会  版權所有   ICP備案号:魯ICP備05022810号-6

 陝ICP備2020012864号-1

XML 地圖